----监控项目工作----形成工作绩效报告
1、偏差分析:SV、CV\SPI\CPI
2、挣值分析:BAC、PV、EV、AC
趋势分析:EAC、ETC
4、根本原因分析RCA:鱼骨图
5、备选方案分析:纠正措施、预防措施
6、成本效益分析:
----控制质量----QC
1、核对单-质量指标列表
2、核查表-计数表(缺陷频次)->直方图/帕累托
3、控制图:均值、控制线(±3西格玛)、规格上下线
失控:某点超出控制界、连续7点落在均值的同一侧。(不需停产、查原因即可)
超出公差(规格线):停产
输出【质量控制测量结果】
质量合格-进行 确认范围
质量不合格-查原因、缺陷补救/纠正
大批量不合格:查过程
----确认范围----验收成果
(核实的可交付成果->验收的可交付成果)
签字留痕
未通过验收:(1)记录原因;(2)走变更流程进行缺陷补救
----项目收尾----6必须+2
1、获得项目整体验收/记录提前中止原因
(干系人满意度)
2、已交可交付成果-客户运营、我方运维
3、总结经验教训
4、更新组织过程资产
5、文件归档
(庆功会)
6、释放资源
有成功标准、退出标准;没有验收标准
输出【验收报告、已交的可交付成果】
收尾标志
收尾期间:缺陷-变更流程;新需求走变更流程/建议新开流程
收尾完成(释放资源、收尾文件):缺陷-运营;新需求-建议新开流程
流程总结
项目章程:高层级需求、成功/退出标准、主要可交付成果
收集需求:需求文件、具体的单一需求
(需求跟踪矩阵)
定义范围:可交付成果清单、验收标准
(创建WBS、定义活动等规划过程(项目管理计划)、Kick-Off会议)
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:把成果做出来
控制质量:检查成果
确认范围:检查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验收标准
项目结束:整体验收